谈国家主义2017年3月16日

本不關心國家主義這類話題,現在是這類話題先來打攪我,輕則牽涉到我的錢袋,重則涉及生死,不關注也不行。國家主義本身也是一種意識形態,讀到挺國家主義的論點,不乏疑惑之處。

挺國家主義者認為個人利益應該服從國家利益,理由大致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歷史上很多實例可以支持這論點,如果一個國家有不足之處,應該設法改善而不是摒棄為之服務的價值觀。我的疑惑如下:

1, 國家是一部機器,為持相同價值觀的群體服務,其內在涵義就是持相同價值觀的全體可以通過國家機器來征服和掌控與其觀念不同者,用大白話說每個生命的價值是 不同的。我不明白的地方在於同樣是人,一個“低等生命”為什麼要為“高等生命”作犧牲?如果因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而不得不犧牲,那我要說當今是核時代,槍 杆子能不能出政權很難說,兩顆炸彈一扔,就不是要掃除害人蟲全無敵,而是要掃除全人類全無敵了。當然威懾還是很管用的,只是威懾涉及心理,也就是軟實力, 並非一杆槍可以話事。

2,所謂“改善”,目的是什麼?“改善”“高等生命”控制“低等生命”的效用還是多分一杯羹給“低等生命”?如果是後者,那“低等生命”或許還有希望向上攀升,對其“犧牲”或許還有些價值。

3, 至於歷史,我也能找出不利於國家主義的實例來。南美印第安人當初有很強大的國家,要說個人利益讓位於國家利益,沒人比印第安人做得更徹底,有國無個人,無 法抵禦外來侵略,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反之,猶太人很長時間沒有國家,但他們有文化軟實力,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緊密聯係在一起,以色列的存在是不容置疑 的。比較令我看不懂的是斯大林統治下的蘇聯,斯大林殺了多少人,到二戰時老一輩的將領都殺得差不多了,為什麼俄國人願意做出如此大的犧牲?讀了些西人寫的 二戰史,一說到俄羅斯,似乎就是個空白,模模糊糊混過去,誰也說不清楚。希望能讀到俄國通寫的二戰史。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步记忆径,重逢浦江滨(一): 台前幕后还乡团

怀念邓鹏里老师(2014年1月4日更新)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