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恩师邓鹏里先生

孩提时代看邓老师:严厉又温暖。严厉来自他作为冬泳队领军人对我们的期望;温暖来自他对弱势群体的博爱之心。恩师邓鹏里先生是我晦暗童年时代中的一线光明,如果没有那道来自光明的温暖,我的人生观或许会少一线阳光,多一份玩世不恭的冷漠。有关邓老师的高贵人格我已在《泳缘》系列博文中尽述。此次回沪最大的欣慰是时隔30多年后与邓老师重逢。
今春当我听到邓老师顽症复发的消息,心中十分焦虑,致电问候时,老师却淡定自若,反过来安慰我,告诉我他依然会与病魔抗争,有信心我们一定能重逢!他告诉我,此生值矣,学生们都对他这么好。言谈中,对每个学生哪怕是很细微的关怀都带著一份珍惜感激之情。老师的治疗过程很辛苦,但他说起来却带著一种平常心,让人既心痛又敬佩。

终于等到见邓老师的那一天了!老师最近刚完成了一个重大疗程,他精神比我想像得好,令我欣慰。老师很少谈他的健康状况,谈的大多是往事。我们细细翻阅老师的相册,他能历数许多游泳队的学生的往事和近况,他还补充了不少我《泳缘》博文系列中没有涉及的细节。他告诉我,当年的冬泳队长刘洁雯师姐发现了我于2008年写的博文,问了很多游泳队的朋友,都不知道我是谁,于是把我的文章印出来给邓老师看,问老师是否知道我,老师毫不费力地就想起我是谁了。

三十多年未见,邓老师不光记得我,也记得我姐姐,他能说出我们孩提时代的模样,让我惊讶不已,因为当时在冬泳队里我不是主力队员,而是个拉尾凑数的,而且我只冬泳了一年就转校了。我问老师为什么他还能记得这么毫不起眼的学生,毕竟作为游泳教练他接触过无数学生,培养出几代举世闻名的运动员和教练(其中有国家队游泳教练叶瑾将军【齐晖的教练】、严伟利【杨文意的教练】、世界游泳冠军庄泳、乐静宜、朱颖文、蒋丞稷、严伟利、熊国鸣等;还有世界羽毛球冠军的张爱玲;国家手球队长成涛;水球国家队运动员:吴 伟、李谋时、 郑宪民;滑水国家队运动员,后任国家队滑水教练的薛殷 ;国家队花样游泳教练李晓凤、运动员潘乐;现代五项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张斌),老师的回答让我感动和震撼,他说凡是能够完成冬泳的学生都是意志坚强的好学生,他记得所有冬泳队的学生,不管时间长短成绩好坏。老师的这种平常心在现时大争GDP的时代再次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与老师谈起他在文革时期对黑五类出身的孩子们的关爱,老师依然淡淡地说,他这是同病相怜,他自己的出身也不好,他的妻子秦阿姨当年是向明中学的高材生,女生中成绩第一名,全校成绩第三名,但就是因为出身不好不许考大学,因此他对我们这些孩子的遭遇是感同身受。说起他的严厉,老师不无幽默地说,他这“严厉”为保护国家财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文革时候红卫兵到处砸烂学校的设施,老师当时在长三小学任教,他天天在校值夜班,红卫兵好几次想往里冲,他面孔一扳往校门口一站,红卫兵们毕竟还是小孩子,谁都不敢动他一根毫毛,所以到了后来“复课闹革命”时,长三小学是第一个开学的,因为学校的设施完好无损,其他学校则要重新添置修复设施才能开学。
 
邓老师和秦阿姨的家温馨而又简朴,墙上贴满了秦阿姨各个时期的玉照。记得小时候游泳训练时,秦阿姨总是静静地坐在泳池的播音室里,明眸皓齿的她美若天仙,清纯中伴随著娇柔,是那么自然和清新。那时的人都不打扮,全是素面朝天,美丑全都晒在光天化日之下,秦阿姨是造物主锻造出的精美艺术。我小时候总是喜欢盯著她看,又怕被邓老师看见了挨批评,那时还不知道他们是恋人。这次告诉他们我当时的感受,两人都甜甜地笑起来。邓老师拿出了更多秦阿姨年轻时的照片,很多都是邓老师拍的。看得出来,这对同甘共苦的夫妻非常恩爱,两人都身体不好,对对方的冷暖关怀倍至却在举手抬足间尽显。那种相依为命让我理解了什么是最美丽的执子之手,什么是真正的相濡以沫。


听说我喜欢诗词,老师将他的唐宋诗词鉴赏辞典送我。还知道我对拉丁舞的兴趣,老师将他首创的体育拉丁舞手册赠我。邓老师是多才多艺之人,创意无限,他创立了中国滑水运动,也首创了拉丁舞和体操的结合。
交谈期间,电话铃声响了,是邓老师的学生要送大闸蟹给他们吃,秦阿姨婉言谢绝,一再表示他俩的健康状况不宜吃蟹。尽管没有收下大闸蟹,邓老师还是喜笑颜开,告诉我大家对他俩长期以来关怀备至。事实正是这样,今春我从陈钧芳师姐处得知大家有意为老师发起献爱心的捐助活动,最近又从向明中学的校报上看到86屆高中3班廖澄同学牵头的捐助活动,甚为感动,老师的治疗费用昂贵,同学们无论大数或小数的捐助都能聚沙成塔,铺展出一条延续老师生命的爱心之路,虽说每个人能力有大有小,但捐出的每一分每一厘都是生命之水中的一朵浪花,汇集在一起,就是滚滚汹涌的生命之潮。老师今年才68岁,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他要做的事情也太多了。愿上帝保佑老师再次战胜病魔、早日恢复健康!我相信爱心,也相信奇迹!© H. L. Glennie
附:刚收到邓老师于几分钟前寄给我的信,现转载老师的部份信函如下:
⋯⋯想到有你们这样能理解老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一番苦心和善解人意的校友们,感到欣慰、温暖。让我更增强了与病魔作斗争的信心。
    由于多年来得到各方的关心、帮助,使我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真是感激不尽。但今世已无能回报,只能捐献遗体为医学科学、教学事业尽微薄之力【2011-5-27已办好相关手续】
            再次表示感谢!并代问全家好!
                                                                                邓鹏里 秦履绥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步记忆径,重逢浦江滨(一): 台前幕后还乡团

怀念邓鹏里老师(2014年1月4日更新)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