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18

[美国]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一):这边风景独好

Image
不经意间,闯进了展现未来的太阳能住宅村。在举世皆为石油价格高昂伤脑筋的时代,太阳能住宅村不失为“山那边呦好风光叻。” (Madrid Team) (Ontario Team,photo from DOE,太阳能村夜景,转贴自美国能源部摄影师作品) 20个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本科生参加了在华府举行的2009年太阳能住宅设计大赛,他们是从400个建筑方案投标角逐中胜出的佼佼者。 大赛引来世界各地的全方位专家,从建筑设计到环保工程,应有尽有。很多人都是远道专程飞来,想看看“大学生们如何在这初生的萌芽行业中弄潮。”大赛以节能为主题,兼顾建筑设计、工程业绩、环保效率、舒适程度、市场接受率、价格承受力等共十项竞赛条目。 (Solar Village,photo from DOE,太阳能村全貌,转贴自美国能源部摄影师作品) 太阳村里行人如云,大人小孩、专家菜鸟、达官贵人、记者摄友、猫儿狗狗,人人皆欢,气氛热烈。 (Alberta Team) (University of Arizona Team) (Iowa Team) 来人太多了,有个小伙子昏过去了,救护车即刻赶到。 村里一早就有备无患,急救站严阵待命。 大赛历时两周,可老天很不帮忙,整整一周都是倾盆大雨,但这却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兴致,每一所大学队设计的住宅前无一例外地排满了长龙,雨伞的多姿多彩和落汤鸡们的耐心毅力又为太阳村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From DOE,此照转贴自美国能源部摄影师作品) (Cornell University Team) (Minisoda Team) 因为排长队,要看完20幢住宅很不容易。我风雨无阻地跑了三趟太阳村,也才参观完17幢住宅,还有三家就没时间进去了。朋友和家人都觉得奇怪,我这不喜欢扎堆的人,怎么这次这么起劲,居然甘做落汤鸡冒雨挤在人群里排队。其实我并不怕人多扎堆,只要是与有趣的人扎堆。这太阳村里有趣的人太多了,排队怕甚么,乘排队等候的时间,与专家们闲侃神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至于这些展现未来的太阳能住宅,趣意横生,它们不光在设计和工程上充满创意,在美观和生活情趣上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想像空间,更有意思的是与住宅设计相应的细密构思影响着人们的理...

[美国]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二):建者各显神通

Image
太阳能住宅设计比赛参赛队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 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致胜优势。来自日照稀少的寒冷地区的明尼苏达队(Minisoda)、加拿大阿尔博特队(Alberta)、加拿大安大略-卑诗队(Ontario/BC)、 威斯康星队(Wisconsin) 注重节能效率和废物利用。 (Alberta Team,加拿大阿尔伯特队作品) (Ontario/BC Team,加拿大安大略队作品) 来自阳光普照但水源珍贵的加利福尼亚队和亚利桑那队注重废水利用和园艺美化。 (University of Arizona,亚利桑那大学队作品) 来自农区的路易斯安那大学(Lousiana University at Lafayette)和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注重发扬当地的地方文化和特色。 (Louisiana Team,路易斯安那大学队作品) 来自充满拉丁风情的西班牙队(Madrid)带来了现代派艺术品味浓郁的光彩。 (Madrid Team,photo from DOE,西班牙马德里队作品,此照转贴自美国能源部摄影师作品) 来自享有工程学盛誉的赖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和佛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Polytech Institute)注重合理利用空间达到最大效用。 (Rice University,赖斯大学队作品) 来自中西部的伊利诺斯队(Illinois)、爱荷华队(Iowa)、密苏里队(Missouri)、俄亥俄队(Ohio)、肯塔基队(Kentucky)、保持着中西部人惯有的朴实,注重经济实惠的住宅设计。 (University of Kentucky,肯塔基大学队作品) 来自东部的波斯顿队(Boston)、波多黎各队(Peurto Rico)和宾州队(Penn State University)注重体现个性。 ( Peurto Rico Team , 波多黎各队 作品) 上届冠军德国队(German Team)集各队优势之大成,成功护冕,再次夺冠。 (German Team,德国队作品夺得二连冠) 这些住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预算规划、设计构思到现场建造工地,全部是由本科生们一手包揽的。有些队,如...

[美国]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三):观者各取所爱

Image
除了专家的评选外,游人也可以投票选出他们的最爱。就我来说,输赢并不重要,最开心的莫过于倘佯太阳村中,细细观赏未来的踪影,品尝未来的滋味,想像置身其中的乐趣。 (Puerto Rico Team,波多黎各队作品) (Iowa Team and Alberta Team,左为爱荷华队作品,右为阿尔伯特队作品) (Alberta Team and Iowa Team,photo from DOE,左为阿尔伯特队作品, 右为爱荷华大学队作品,此图转贴自美国能源部摄影师作品) (Penn State University,宾州州立大学作品) 这些未来的住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利用太阳能发电。屋内有发电设备与发电站连网,一般情况下太阳能发的电除了足够提供房子所需外,还有剩余,用不完的电就通过连网专卖给发电站。这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住户不光无需付电费,每月还因为出售剩余用电小有进帐;电站因为买了住户的太阳能电力,就节省了日常发电用的燃料,对环境大有好处。   从用户的角度看,这些住宅各有千秋,很难说哪一幢是自己的最爱。 (Ohio State University,俄亥俄州立大学作品) (Iowa Team,爱荷华州队作品) (Madrid Team,西班牙队作品) 我得将自己想像成不同的角色,将每幢住宅想像成不同的场景,才能得出哪幢住宅最可爱的结论。置身于太阳能村宛如倘佯于未来的太阳能时代,不如做番白日之梦,抒发下满腔热忱,也不失为其乐无穷。让人家去评说吧,我做我的白日梦。 ©H.L.Glennie 有关文章: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一):这边风景独好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二):建者各显神通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三):观者各取所爱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四):跨越时空的孩提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五):跨越时空的优皮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六):跨越时空的园艺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七):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八):跨越时空的煮妇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九):跨越时空的睦邻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十):跨越时空的青春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十一):赛场谁主沉浮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十二):众人自有评说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十三):先行者的反馈

[美国]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四):跨越时空的孩提之梦

Image
假如我是个热爱旅行充满好奇心的小孩子,我的最爱将会是这幢形状摹仿农家晒(干草)楼的三圆连一体的房子: (Cornell University Team) 有趣的造型 (转贴自美国能源部网站) 充满童心的定制家具 可以上下升降的床(白天升到屋顶,下面放东西,晚上放下来,下面的橱柜做床脚。) 和色彩鲜艳的厨具令人快乐。 三圆分别是客厅 厨房 (桌面可伸缩可移动,往左移动后,灶台可显露) 和卧房 (床位占了大部份,钢丝绳用来起吊床) (少了这个扳手,床就移动不了。只有不知大人烦恼的小孩子才不会嫌烦。) 将三圆连成一体的是开放式有顶空间,是夏日乘凉吹自然风的好去处。 该房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储藏空间,显然只有无需为家务事操心的小孩子才能无忧无虑满心欢喜地享受她的乐趣。正因为没有什么储藏空间,这房很难用作常用住宅,依我看做旅馆最合适。该房由康乃尔大学队设计,家具摆设也都是学生们设计的。该房已经出售,售价为15万美元,买主是康大的一位教授,比赛结束后,她会在康大所在地纽约州的Ithaca安家。该房获大赛总分第七名。 ©H.L.Glennie 有关文章: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一):这边风景独好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二):建者各显神通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三):观者各取所爱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四):跨越时空的孩提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五):跨越时空的优皮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六):跨越时空的园艺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七):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八):跨越时空的煮妇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九):跨越时空的睦邻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十):跨越时空的青春之梦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十一):赛场谁主沉浮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十二):众人自有评说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十三):先行者的反馈

[美国]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五):跨越时空的优皮之梦

Image
假如我是城里科技能力顶尖的优皮一族,我将钟爱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住宅。 (Virginia Tech Team) 我喜欢这房子,她布局开阔,间隔合理,卧室与会客空间有足够距离,适合常住,有条件来盛载温馨之家。 (进门后的过道) (客厅) 拉上窗帘是自我小天地,打开窗帘宛如置身露台,内外融为一体。 屋外红花绿叶飘逸池中,木制露台宽敞适用,是休闲的好场所。 家具的设计聪明讨巧,可以移动、收藏自如的部件都不是经常用的,如衣柜、壁橱等。常用家具如床和沙发都是固定的,这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在场的小男生告诉我们,设计小组成员为了床位是固定还是折叠式争论了好久,最后决定固定,因为大多数人不会喜欢每天将床拉进拉出,这样做的代价是固定空间增加,预算上升。此房子造价40万美元。 我很喜欢卧室衣柜里的升降衣架(是我们上海的丫叉头和传统衣架的結合)和厨房间灶台上可以藏显自如的电线插座。 假如房子也有头脚的话,这房子从头到脚都姓高,叫高科技。屋子里的灯、壁橱的开关、窗帘、家电、室温等物件都可以通过iphone遥控操作。房里的灯具各式各样,不光可以控制光线强弱,而且还能改变色调,静静的夜空中光怪绿离的诡祕和蔚蓝静逸的浪漫尽在一指遥控间。 (下面两图转贴自美国能源部网站) 房子的水箱设于地下,阳光照在屋顶的太阳能板块上产生能源,通过装有导电铜管的管道,将水箱里的水加热,天冷时房间里的地面是温热的,天热时藏在墙壁间的特殊材料可以吸收热量,不影响屋内的冷气。她的卫生间也造得好,配我的偏好。 我是外行看热闹,似懂非懂或者不懂装懂(分不清是哪一款,嘿嘿,看来是一窍不通),只是觉得这房子比其他的容易住。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在建筑方面是全美的名校,这次比赛除了建筑设计获得单项第三名外,没拿到任何奖状,她在大赛中的总分排名也只是小十三,这对上海人来说是个不大讨人喜欢的数字,不知为什么评委老爷老娘们不喜欢她。有意思的是,这幢房子被远道而来的专家们列为“必看”项目,我的两位排队友,一位是从加州飞来的建筑师,因为要当天飞回,他此行的主要目标是德国队和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队。另一位来自俄勒冈的新能源发明家,也是这两个目标。 ©H.L.Glennie 有关文章: 太阳能住宅村掠影(一):这边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