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二)
说起北京的交通,满脑子是挤塞二字,问当地人为什么,就说是车多人多桥多的缘故。
其实上海也是车多人多,却好象没北京塞得那么严重。我不是交通行家,却常因塞车时没事喜欢坐在车里胡思乱想,北京的塞车程度不知是否与环型的路面设计有关。北京城总体来说象是个超级四合院,以中轴线上的故宫、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向四周呈方形扩散,门里有墙,墙外有门,层层迭迭,环环相扣,瓶颈关卡不少,是标准的马(走的)路;而上海大多是井字型路面设计,只要多利用单行道就可以疏通车流。
北京地上的交通一片混乱,可地铁却是顶呱呱的,不光车流迅速频繁,而且地铁站还整洁漂亮,是我见过的地铁系统中最好的之一。
北京地上的交通一片混乱,可地铁却是顶呱呱的,不光车流迅速频繁,而且地铁站还整洁漂亮,是我见过的地铁系统中最好的之一。
(雍和宫地铁站具中国传统的古典风格)
(天坛东门地铁站是现代派风格)
北京地铁不光设有卫生间,而且干净程度是全北京公厕中数一数二的。地铁票价还超便宜,两块人民币一程就能到达很多地方。
北京地铁很多地方都超过华盛顿地铁,唯一一项欠缺的是很多站只有单向升降阶梯,带小童车的父母、带行李的旅行者和腿脚不灵便的人用地铁不很方便(有电梯但人多时要等)。
初游北京的第二印象:走路不如坐车,地上不如地下。©H.L.Glennie
北京地铁很多地方都超过华盛顿地铁,唯一一项欠缺的是很多站只有单向升降阶梯,带小童车的父母、带行李的旅行者和腿脚不灵便的人用地铁不很方便(有电梯但人多时要等)。
(东四地铁站台的地板是象棋盘)
初游北京的第二印象:走路不如坐车,地上不如地下。©H.L.Glennie
有关文章: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一)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二)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三)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四)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五)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六)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七)
旅程随笔: 随“京油子”团京游一日(一)
旅程随笔: 随“京油子”团京游一日(二)
旅程随笔: 随“京油子”团京游一日(三)
旅程随笔: 随“京油子”团京游一日(四)
旅程随笔: 随“京油子”团京游一日(五)
行政廊里中外文化的磨擦(上)
行政廊里中外文化的磨擦(下)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一)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二)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三)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四)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五)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六)
旅程随笔:初游北京印象(七)
旅程随笔:
旅程随笔:
旅程随笔:
旅程随笔:
旅程随笔:
行政廊里中外文化的磨擦(上)
行政廊里中外文化的磨擦(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