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走访建筑巨匠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建筑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当代美国建筑巨匠,他的作品遍布欧美各地,大到豪宅小到加油站,种类繁多,造价不一。赖特的建筑风格很独特,他讲究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和谐性。



他的建筑有如下特点:

1,因为建筑須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赖特通常利用适合当地的建筑材料,很少有一式两份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是很个性的。

2,赖特不光讲究建筑物外观与环境的和谐性,他还强调内外和谐,通常他设计住宅时将全套家具也一起设计进去。据说这人很固执,他设计的家具不许屋主改动,也不许屋主将自己的家具放进他设计的房子里,还要每隔几年“视察”他的这些作品,搞得屋主们每到赖特大驾光临之前,都要临时抱佛脚,藏起自己带进屋里的“私货”,等他老人家走了,才敢恢复原状。有一次一位屋主因为天长日久习惯了自己的摆设,忘记了“原版”的每个细节,没藏好卧室里的电子闹钟,让记性贼好的赖特大大地教训了一顿。

3,赖特的建筑物善于利用自然光线制造出奇异的效果。

波普-雷海屋(Pope-Leighey House)是赖特根据其“居者有其屋”的理念为平民百姓造的平价房。首任屋主波普是个记者,请求赖特为他设计。赖特利用木材、砖、水泥和玻璃造了这栋1200英尺的房子,当年造价7000美元。第二任屋主雷海在此屋面临铲除为66号高速公路让道的情况下将此屋捐了出来。信托基金将此屋迁入现址时花了22万美元,但因为地基不牢再次移位时,又花了75万美元。


如今这栋小屋静静地座落在茂密的树林里,木制结构与葱郁的树木合为一体,木制窗户上雕刻著的动物图形、门窗上的大块玻璃将自然光扫入屋内,在屋内所有本色的木制墙壁和家具上涂上一层金光,玻璃门窗外的绿荫和鸟鸣让人宛如置身林中,恬静和谐。


屋内所有陈设都是赖特亲手设计的,家具都是木制呈线型,最妙的是窗和灯,窗关著时是动物木雕,阳光透过这些木雕时投下奇异的光感,随著光线的变化,这些动物木雕影子的造型和亮度也在变化,让室内的人也体会到室外的大自然。屋里的灯都是赖特定做的,灯不是藏在高高在上的方盒子内就是躲在木雕动物后面隐隐若现,灯光将整个屋子照成金光一片。赖特的设计心思细密,有了这些灯光效果,即使天气不好没有自然光,小屋依然金光灿烂。这里管理很严,屋里不许拍照,抱歉文字无法传递身在屋中的感觉。


该屋共有两个卧室,通向它们的走廊窄得只能容得一个人,显然赖特不想让人随便往卧室内搬动他亲手设计的家具。客厅和餐室都是开放式,面积不大,厨房和卫生间都小得可怜,整栋房子储藏空间也很小。据说波普曾央求赖特将储藏间造得大些,因为东西没处放,赖特对此的回答是:“你得想办法去除你那些没用的东西。”


除了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Museum)和上述居屋之外,我见过的另一处赖特建筑是亚利桑那比尔特莫度假酒店(Arizona Biltmore),座落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Phoenix)。

这个建筑利用了亚利桑那阳光充足、岩石林立的环境,采用了雕刻有图案的方形混凝土、厚重的岩石和五彩缤纷的厚玻璃,制作出与大自然交相辉映的光怪绿离。


对真正的赖特迷来说,亚利桑那比尔特莫度假酒店不算100%的赖特作品,原因很简单,赖特只管硬件不管软件,酒店内部的装修和摆设都不在赖特控制下。很抱歉照片是1993年拍的,扫描的质量不太好。




某年某月某一天,我想来一场赖特主题游,跟著赖特的建筑走,最后一站回到亚利桑那比尔特莫度假酒店,在萨多那(Sedona)的红岩和沙漠的阳光下,为我的游记划上一个满意的句号。©H.L.Glenni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步记忆径,重逢浦江滨(一): 台前幕后还乡团

怀念邓鹏里老师(2014年1月4日更新)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