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1. 不差钱

此话据说来自2009年央视春晚赵本山和小沈阳等演出的小品《不差钱》,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这话读起来比“不缺钱”爽多了,比“有钱”更涵蓄更深沉,既表现出财大气粗又不落俗套,忽悠起来游刃有余。这跟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脉相承。当年我出国的时候,飞机上从餐牌到厕所的标示起码有一打不同国家的语言,唯独没有中文,气得牛娃娃义愤填膺,如今不同了,国际大都市的精品店里多少有一两个会用走调的中文招呼顾客的人,可见“不差钱”的视觉冲击力。

2. 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


这话据说来自百度贴吧里一张非主流男子吃面的图片,配文说:“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有网友相继模仿“哥×的不是×,是寂寞”的句式,“哥上的不是网,是寂寞”、“哥爱的不是你,是寂寞”…… 寂寞看来是种全球病,专业化程度越高,寂寞也越深。说实话,寂寞也是现代人的偏好,不信你去试一试,邀一帮丫头小子一起来家里张罗一个派对,或者在网上发起一个互动游戏,邀请同样一帮人参加,让他们两者取其一,我敢打赌,选网上游戏的人占多数。毕竟跟人打交道会有摩擦,如果大家都怕烦都不要摩擦,久而久之,便成了“哥选的不是清静,是寂寞!”

3.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这话据说来自百度吧里一个只有标题《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空帖,这种兼具家庭式温馨的调侃语录成了最流行的网络问候语。这话读来有些许悲哀,一是对家庭平常生活的怀念和向往,现在的家庭里妈妈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富妈妈多数已经不亲自下厨了,穷妈妈外出打工,也没有经常亲自下厨的奢侈;二是现在的人比较自恋,似乎更多地期待别人为他们服务,反之则非亦然。其实我们小的时候,最常听到的并不是:“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而是“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剥毛豆。”

4. 人生就像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


“杯具”与悲剧同音,此话一经流传,网上便出现了“杯具党”,网友们又创造了“餐具(惨剧)”、“洗具(喜剧)”和“茶具(差距)”。这话带著一份无奈和一番自嘲,不乏潇洒和自慰。

5.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这话绝对令人发噱,自恋狂哦,谁迷恋你啦,自己照照镜子,这话留着哥对自己说吧。哈哈。。。

6. 人情债,我肉偿了!


这话听起来有点为感情两胁插刀的义气,说此话时如果分寸拿捏得恰当,没准还能赚观众几滴眼泪水。据说这是电影《蜗居》里的台词,我还没来得及看电影。不过断章取义地来看,这话做作地令人作呕,说得出这种话的人多半是赚足了别人的便宜。我素来讨厌那些说钱不重要的人,我发现常说这类话的人往往对别人都是最刻薄最吝啬的,以此类推,对那些说要肉偿人情债的人最好少搭讪,千万别欠这类人任何情债或钱债,免得被肉偿了还不知道是谁下的刀。

7. 你有什么不开心的?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


一看到这句话,我就给逗乐了。这话有点恶搞的调侃,既有关心别人疾苦的成份,也有点幸灾乐祸的一语双关:把你的不高兴说出来(一个人闷著要憋出毛病的),让大家乐一下(毕竟还有比自己更倒霉的人),不过大家一乐,欢乐的气氛也感染了你,你的不高兴也消失了,一举两得。

8. 你out了!


英语单词OUT在此的解释是“出圈”,就好像赛场上被罚出场坐冷板凳的队员那样。如今,这个词成了“落伍”的同义词,无数追赶时尚潮流的年轻人时刻将其挂在嘴边,不为别的,就为了能在适当的时机鄙视一下被潮流落在后头的人。这词说起来很爽,既表现出走在时尚的前列,又不乏与国际接轨的意识。问题是这类词大多是五十步笑百步的玩意,嘲笑别人的时候用来得心应手,可轮到别人笑自己时,就算涵养好到不深恶痛绝,也难不恼羞成怒,所以此语少用为妙,己勿所欲,勿施予人。

9. 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把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


这话逗得我大笑。为什么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把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这成为今年各大论坛的热贴。人们的回答花样百出,令人捧腹。有网友回帖道:“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而我从来不写日记。”这话很玩世不恭,但我不得不佩服发问者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不过雷锋已逝,看在“其言亦善”的份上,大伙应该放他一马,毕竟人家写的是只给自己看的日记,又没有拿出去拉赞助。年纪轻轻的雷锋当年写日记时应该也没有高瞻远瞩到要为自己身后留一手,以图让他的雷人锋语流芳百世。再说那个年代写日记是桩高风险的活动,就象今日炒股那样,弄得不好就站错队。说穿了,做好事后拿出来晒晒,比不做好事还是进了一步,社会上多一个雷锋多一份雷锋日记好过没有。

10.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依我看,十大流行语中最精彩的就是这句。来源于2009年1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节目《广受质疑的“通行费”》。面对“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的提问时,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规费处副处长刘博的回答是:“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这话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理解都不会错。说得阳春白雪点,这话带点老庄的水清则无鱼的玄乎。说得下里巴人点,这话卯足了劲忽悠着芸芸众生。这句话言简意明,取代了囉里八嗦的“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正在调查中。。。”的官话。这话可用性广泛,放之四海皆无错,想像著这句话的N种用途:

1,先让牛娃娃猜想一下,上面说到的刘副处讲这句话时的意思大概是央视访谈节目时间有限,所以“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以免耽误央视的时间。大伙如果要问我牛娃娃为什么会推理出这么个淺薄的结论,那我会现买现卖地答你一句:“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

2,外面彩旗飘飘回家后,红旗不倒严厉质问,彩旗飘飘无须多言,递上一句:“老婆,这事儿不能说太细。”潜台词:说了太细,我丢了老婆,你丢了饭碗。“

3,外面彩旗飘飘面对小三质问他”为何不离婚“时,会名正言顺地说:“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4,病人家属看不懂账单,去问医生,医生支吾其词说不清楚,家属紧追不舍,医生两手一摊:“这事儿不能说太细。”潜台词:“说了太细,我丢了钱,你家人丢了性命。”

5,牛娃娃开博后玩得开心,写得起劲,妈妈不理解,博客这玩意既不赚钱也不扬名,何苦?牛娃娃一句话就可以打发窘境:“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我相信,把脑袋好好搜索一下,一定能找出各种应用,出本“这事儿不能说太细”的通典。©H.L.Glenni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步记忆径,重逢浦江滨(一): 台前幕后还乡团

怀念邓鹏里老师(2014年1月4日更新)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