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学会谈怀旧

 
今秋十月牛娃娃回到阔别五年的故乡上海参加向明中学的同学会。故乡的变化实在大得惊人,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我可以说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这岂止是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好在好友敏请假陪我, 为我指点迷津,让我有漫步在记忆之怀旧于浦江之滨的闲情逸志。

因难得回沪,便忙里偷闲见了不少故人旧友。唐兄是我家的老友,当年认识他那时,他是英气勃勃的硬派小生,我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丫头,25年未见,唐兄已是事业有成,家庭幸福,龙子兴旺。见我找他,唐兄亲自开着他那簇新的宝马(BMW)高数型,请我去新加坡人开的餐厅吃巴掌大的排翅和鲍鱼。听说我大老远特地来沪参加同学会,唐兄意味深长地冲我一笑:“这说明你老了,才会回来找人,才会往后看去怀旧,人应该是往前看才对”。我想也没想就回说:“是别人先找我的”。

大鲍巨翅入肚,也许是营养能量剧增的缘故,我细细品起我和唐兄的对话,觉得挺有意思,有意思到可以灌点水的程度。首先,我觉得自己的回答非常不靠谱(上海话叫不上路或落撬),别人先找我?我要是不想找别人,别人能找得着我吗?一个巴掌拍不响。那好,既然不是别人先找我,那就是我先找别人,顺理成章,那就是说我老了,因为我往后看,先找了包括唐兄在内的故人。

这样道理上是讲通了,感情上却觉得别扭,甚至有点冤枉,唐兄那“老”字没出口前,鄙人真的是想也没想过这“老”字,不信找个跟我一样岁数的“向前看”来,咱们都素面朝天不修边幅地“对对象”,看到底谁更熟。

口感图个痛快完毕,还得面对现实。现实是许多主流人士喜欢将怀旧等同于年老,也难怪,因为凡旧的东西多半和个“老”字沾点边,由此而来的自由联想 (Free Association)也就不言自明。这种观点究竟是否科学,我不知道,这也许是经验之感(Anecdotal Evidence),也许有统计意义(STATISTICAL SIGNIFICANCE)。细细思量,觉得结论本身如何并不重要,人老不老都无所谓,最关键的是我本人对怀旧的感觉如何,怀旧是否能带给我欢乐,怀旧是否能为我的思想提供新的视野,在怀旧的过程中我是否能引入新鲜的生活因素。就我本人来说,怀旧的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第一,怀旧最大的好处是产生多谱敏(DOPAMINE)。人在怀旧时,心里想的尽是以前让自己高兴的事,以前那些令人讨厌的事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人一想到高兴的事,身体里就会释放出使人快乐的化学物质多谱敏,这多谱敏越多,人就越快乐,人越快乐,对付现实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就越强,自信心就越足,人也会因此越年轻漂亮乐观,真是何乐而不为?要是仅仅是因为怕别人说自己老而不敢坦诚自己怀旧,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第二,怀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容易。过去是常数,未来是变数。人往后看,看的是静态目标,信手拈来,随意取舍,专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去怀旧,这叫选择偏向(SELECTION BIAS),没比这更容易的事了。事情一容易,人也轻松,不会焦虑,有利于健康,何乐而不为?而展望未来则是另一码事,虽说未来充满着挑战的刺激,可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动态目标,平时工作学习社交,哪一点不跟计划和预期相关,可以说一个人每天醒着时大多数时候都在往前看,有时是心甘情愿(比如期待着花前月下的第一次约会或加工资),有时则是被迫的(比如如何向老妻解释外面彩旗飘飘。。。),这么多人天天在往前看,也没能止住社会老龄化的进。再说,往前看得太远的话,只有一样东西是恒常的,那就是通往天国之路,什么人也逃不过这一关。这前方吧,看看走走还可以,卯足劲儿一丝不苟地盯着看就不值得了。光瞻前不顾后一路飞奔,为啥?中国成语中有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说,我想就是大神仙吕洞宾也免不了有向后看看以防被狗咬的时候吧。所以老不老无所谓,关键问题是我们想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还是活在自己的感觉里。别人说怀旧是年老的标志,我们就真的老吗?

第三,信不信由你,怀旧可以为生活输入新鲜思维及感知视野。在故地重游和再续旧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许多新招(比如用电脑写中文及用手机发中文短讯),要不是念旧,我就不会去参加同学会,也不会遇到教会我用电脑打中文字的中学同学叶园和赵敏,今天我也就没办法在此博客上胡扯。因为怀旧,我从自幼一起长大的故人的成长历程中也对自己的人生和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本来视为第一重要的考试晋升发达之类的事现在已被真情实意的关爱所替代;本来心目中的英雄也由唯学独尊的天之骄子转为亲切真诚多才多艺的大凡人。在这“顾后”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为我的“瞻前”带来很多助益。怀旧的过程是释放的过程,更是更新的过程,这叫吐故纳新或推陈出新。瞧,我的阿Q式谬论居然可以在老祖宗留下的成语中找到一点丝马迹。不往后看行吗?

怀旧当然也不是免费的,除了正常开销外,更多的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本来可以用来加班赢得上司好感的时间现在用到同学会上了;本来用来管小孩的时间现在用到做怀旧的白日梦上了;本来用来预测明日生活细节的时间现在用来捣浆糊了。。。对此我的看法是,假如怀旧可以使人增加多谱敏使人快乐的话,这些代价是绝对值得的。多谱敏使人健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老板可以换,健康没商量。至于小孩吗,管得太多也未必好,父母不能为他们过生活。步步为营地预测明日细节就更没必要了,谁都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

我坦诚,自己是彻头彻尾地怀旧派,怀得津津乐道,怀得其乐无穷。这次和我一起参加各个不同班级同学会的朋友们近60多人,我想多多少少和我有些“情投意合”吧。怀旧的滋味真好,朋友们,加入我们怀旧的大蓬车吧,不要在乎别人怎样看我们,老也怀旧,不老也怀旧。

临行前用怀旧时学到的新招打短讯向唐兄致谢并告别,随即也收到他的回函,问我要在美的联络信息,唐兄说这样一则可以便于在来美时找我,二则可以将此收入他的通讯录以便于怀旧。啊哈!我满心欢喜: 唐兄也怀旧啦,下啦啦!是谁带来这场大雨?我感到空气的清新: 欢迎唐兄加入我们的怀旧大蓬车!© H.L. Glenni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步记忆径,重逢浦江滨(一): 台前幕后还乡团

怀念邓鹏里老师(2014年1月4日更新)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