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山间野趣(六): 环境生态
有一回邻家四岁的小女孩安妮索菲从湖边走到我们这边的草坪上,与老公交谈。她不会说英语,老公会说几句简单的法语。小姑娘金发碧眼,是个小美人胚子,一副可爱的洋娃娃相。她将手里握着的一个铜钱币大的土青色小青蛙给我们看,告诉我们她的名字。未几安妮索菲的妈妈和哥哥找她来了。小男孩约10岁左右,很有礼貌,象个懂事的小大人,一把将到处乱跑的小妹妹抱起抓回家。安妮索菲的妈妈会说点英语,大家交谈了几句。
原来他们一家住在蒙特利尔附近,此次是应邀来朋友家度周末的。安妮索菲的妈妈去过美国,说美国挺好,人多树大,她不明白加拿大为什么不象美国那样保护森林资源。她说加拿大树很多但都很小,都给砍伐来出口去美国了。老公不好意思地说,美国人对节省资源的工作做得太差了。我在一旁听了暗自惭愧,因为我是个用纸大王,家里几乎不用抹布,从清洁到干手,凡事都用手巾纸擦,来到依山尼亚后就连碗碟都是用一次性的纸和塑料的碗碟,除了懒惰不想花时间洗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节约用水。
依山尼亚的自来水源自屋后的小黑湖,湖水沿入水管由电力输送进储水箱,再经储水箱输入出水管。储水箱很小,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用水。有一回我和老公疏忽大意,忘了协调各自用水的时段,用完洗衣机后,又各自轮流冲凉,结果水里就开始混有泥沙了,害得我们整晚都不敢用水,一直等到次日下午,水才变清。
有了这次教训后,我们就不敢随便用水了,虽说小屋内有洗碗机,可我们哪敢用这么多水洗碗。用纸盘塑料盘省水省力,可却不够环保,心里歉疚,只好尽量节省用这些一次性碗碟,留意多次利用,减少浪费。
我们的房主叫特蕾希,是个金发碧眼的瘦高个女子,约30几岁,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特蕾希告诉我们住在山上能清楚地意识到全球暖化 (Global Warming)问题。湖水越变越暖,去年圣诞节湖上的冰已化到能划船的地步,这是前所未有的。罗伦逊山上许多著名的湖如特兰普郎湖(Lac Tremblant)都已受污染,长出蓝藻。我们所处的小黑湖暂时还没听说发现蓝藻,但她很担心将来。她说魁北克境内已多处发现蓝藻,著名的旅游胜地美高湖(Lake Magog)也不能幸免。她希望政府能找出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案。
有一回我们远足来到圣弗郎索瓦-沙威湖(Lac Saint Francois - Xavier)畔,周围度假屋成群,停车场内还有爱威斯 (Avis) 租车行的标记牌。湖上满是快艇机动船。湖边的告示牌上写着法文。老公看了上面的内容,说的是要各位游客留意湖里的蓝藻和绿藻,湖水要是变成蓝色或绿色就要停止用水或接触湖水,以免染病。告示上贴着一张显示绿藻的照片。照片中的湖水绿得就象在水里放入了鲜绿色水彩颜料那样,绿得刺眼且混浊。最有意思的是告示要求每个游客用完船后要彻底冲洗船身和船底。老公说他这么多年来开过各种类型的船,去过很多不同的水域,要游客洗船的规定还是第一次听说过。他猜测圣弗郎索瓦-沙威湖的洗船规定也许与绿藻和蓝藻有关,也许湖区管理处担心船在行驶时会将粘着蓝藻和绿藻的菌带入其他未受感染的湖内,传播细菌,所以要求洗船以减缓绿藻和蓝藻的扩散。这只是老公的猜测,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我们所在的北温特沃斯区仍不失为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世外桃园,可只要汽车一开出方圆30公里,山上的景观就会由自然野朴的山野小居转成高大豪华的度假屋。这些豪华屋宇在罗伦逊山的各大湖畔星罗棋布,湖上机动船和快艇穿流不息,附近纯朴的山野小镇也随着一起转化成优皮(Yuppies)一族经常光顾的旅游点,名牌物件外销店四处林立,斯达巴克(Starbuck)咖啡馆无处不在,街上塞满了以蜗牛般速度行进的汽车。这类地方全球各地都同一个面孔,随便到哪个国家都差不多。加拿大人也蛮可怜,他们需要美国佬到他们国家花钱,可又不喜欢人太多污染环境,更不喜欢将他们富有特色的美丽国土变成美国味十足的全球大同(Globalization)。说实在的我能体会这种心情,但也不敢随便批评老美,弄得不好,连自己一起批进去。
魁北克人对野生动物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想要象美国人那样保护环境生态,又割舍不下法国人爱用野味作佳肴的传统。这在罗伦逊山的官方旅游指南中可见一斑。下面是官方旅游指南中有关加拿大多角鹿的一段介绍:
“多角鹿(Wapiti)对罗伦逊山上段的环境十分适应,因为它们许多年前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最后一批野生多角鹿在1830年和1840年间消失。多角鹿身材高大,它们的鹿角是所有鹿中最大的。对多角鹿有兴趣者可参加我们诠释中心的导游团……”
接着是有关如何参加导游团,时间地点价格之类的信息。乍一看还以为这是专门为教育小朋友爱护环境生态和动物所设立的活动。且慢,指南上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除上述活动外,你们的导游欢迎各位光顾香沛特尔桌(餐厅名)品尝晚餐。晚餐有七道菜,以本地特产为主,其中也包扩多角鹿。请注意本部还经销各种多角鹿产品”。
我看了忍俊不禁,想象中美国小孩花了两小时时间与这些可爱的动物相处,到晚上发现自己刚刚吃掉了心爱的小鹿班比(美国儿童电影中家喻户晓的拟人化的小鹿),一定会伤心得哭天抢地。显然美国父母不大可能带小孩去光顾此类餐厅,不然回家后不让他们的小孩质问死才怪呐。
© H. L. Glennie
山间野趣(一): 山上小屋
山间野趣(二): 湖畔早晨
山间野趣(三): 兜风远足
山间野趣(四): 美食超市
山间野趣(五): 湖畔观景
山间野趣(七): 乡野晚餐
山间野趣(八): 残阳如血
山间野趣(九): 水边嬉戏
山间野趣(十): 山间夜话
山间野趣(十一): 庞德罗莎
山间野趣(十二): 秋意朦胧
原来他们一家住在蒙特利尔附近,此次是应邀来朋友家度周末的。安妮索菲的妈妈去过美国,说美国挺好,人多树大,她不明白加拿大为什么不象美国那样保护森林资源。她说加拿大树很多但都很小,都给砍伐来出口去美国了。老公不好意思地说,美国人对节省资源的工作做得太差了。我在一旁听了暗自惭愧,因为我是个用纸大王,家里几乎不用抹布,从清洁到干手,凡事都用手巾纸擦,来到依山尼亚后就连碗碟都是用一次性的纸和塑料的碗碟,除了懒惰不想花时间洗碗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节约用水。
依山尼亚的自来水源自屋后的小黑湖,湖水沿入水管由电力输送进储水箱,再经储水箱输入出水管。储水箱很小,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用水。有一回我和老公疏忽大意,忘了协调各自用水的时段,用完洗衣机后,又各自轮流冲凉,结果水里就开始混有泥沙了,害得我们整晚都不敢用水,一直等到次日下午,水才变清。
有了这次教训后,我们就不敢随便用水了,虽说小屋内有洗碗机,可我们哪敢用这么多水洗碗。用纸盘塑料盘省水省力,可却不够环保,心里歉疚,只好尽量节省用这些一次性碗碟,留意多次利用,减少浪费。
我们的房主叫特蕾希,是个金发碧眼的瘦高个女子,约30几岁,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特蕾希告诉我们住在山上能清楚地意识到全球暖化 (Global Warming)问题。湖水越变越暖,去年圣诞节湖上的冰已化到能划船的地步,这是前所未有的。罗伦逊山上许多著名的湖如特兰普郎湖(Lac Tremblant)都已受污染,长出蓝藻。我们所处的小黑湖暂时还没听说发现蓝藻,但她很担心将来。她说魁北克境内已多处发现蓝藻,著名的旅游胜地美高湖(Lake Magog)也不能幸免。她希望政府能找出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案。
有一回我们远足来到圣弗郎索瓦-沙威湖(Lac Saint Francois - Xavier)畔,周围度假屋成群,停车场内还有爱威斯 (Avis) 租车行的标记牌。湖上满是快艇机动船。湖边的告示牌上写着法文。老公看了上面的内容,说的是要各位游客留意湖里的蓝藻和绿藻,湖水要是变成蓝色或绿色就要停止用水或接触湖水,以免染病。告示上贴着一张显示绿藻的照片。照片中的湖水绿得就象在水里放入了鲜绿色水彩颜料那样,绿得刺眼且混浊。最有意思的是告示要求每个游客用完船后要彻底冲洗船身和船底。老公说他这么多年来开过各种类型的船,去过很多不同的水域,要游客洗船的规定还是第一次听说过。他猜测圣弗郎索瓦-沙威湖的洗船规定也许与绿藻和蓝藻有关,也许湖区管理处担心船在行驶时会将粘着蓝藻和绿藻的菌带入其他未受感染的湖内,传播细菌,所以要求洗船以减缓绿藻和蓝藻的扩散。这只是老公的猜测,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我们所在的北温特沃斯区仍不失为一个自然生态平衡的世外桃园,可只要汽车一开出方圆30公里,山上的景观就会由自然野朴的山野小居转成高大豪华的度假屋。这些豪华屋宇在罗伦逊山的各大湖畔星罗棋布,湖上机动船和快艇穿流不息,附近纯朴的山野小镇也随着一起转化成优皮(Yuppies)一族经常光顾的旅游点,名牌物件外销店四处林立,斯达巴克(Starbuck)咖啡馆无处不在,街上塞满了以蜗牛般速度行进的汽车。这类地方全球各地都同一个面孔,随便到哪个国家都差不多。加拿大人也蛮可怜,他们需要美国佬到他们国家花钱,可又不喜欢人太多污染环境,更不喜欢将他们富有特色的美丽国土变成美国味十足的全球大同(Globalization)。说实在的我能体会这种心情,但也不敢随便批评老美,弄得不好,连自己一起批进去。
魁北克人对野生动物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想要象美国人那样保护环境生态,又割舍不下法国人爱用野味作佳肴的传统。这在罗伦逊山的官方旅游指南中可见一斑。下面是官方旅游指南中有关加拿大多角鹿的一段介绍:
“多角鹿(Wapiti)对罗伦逊山上段的环境十分适应,因为它们许多年前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最后一批野生多角鹿在1830年和1840年间消失。多角鹿身材高大,它们的鹿角是所有鹿中最大的。对多角鹿有兴趣者可参加我们诠释中心的导游团……”
接着是有关如何参加导游团,时间地点价格之类的信息。乍一看还以为这是专门为教育小朋友爱护环境生态和动物所设立的活动。且慢,指南上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
“除上述活动外,你们的导游欢迎各位光顾香沛特尔桌(餐厅名)品尝晚餐。晚餐有七道菜,以本地特产为主,其中也包扩多角鹿。请注意本部还经销各种多角鹿产品”。
我看了忍俊不禁,想象中美国小孩花了两小时时间与这些可爱的动物相处,到晚上发现自己刚刚吃掉了心爱的小鹿班比(美国儿童电影中家喻户晓的拟人化的小鹿),一定会伤心得哭天抢地。显然美国父母不大可能带小孩去光顾此类餐厅,不然回家后不让他们的小孩质问死才怪呐。
© H. L. Glennie
山间野趣(一): 山上小屋
山间野趣(二): 湖畔早晨
山间野趣(三): 兜风远足
山间野趣(四): 美食超市
山间野趣(五): 湖畔观景
山间野趣(七): 乡野晚餐
山间野趣(八): 残阳如血
山间野趣(九): 水边嬉戏
山间野趣(十): 山间夜话
山间野趣(十一): 庞德罗莎
山间野趣(十二): 秋意朦胧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