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感念父恩
一眨眼又是一年,迎来又一个父亲节。小时候没有父亲节的庆祝,因此也没有有关父亲节的回忆,多的却是有关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亲的慈爱的回忆。父亲对我们来说既是保护照顾我们的长辈又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玩伴。我们家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爸爸主管家中的对外事物,负责我们的教育和玩乐,妈妈主理家中的“内政”,负责照顾我们的起居,训练我们劳动技能和克己自制能力。两人分工明确,很有默契,要不是爸爸的老广东臭脾气挡道,就可以称他们为慈父严母了。因为有此分工,与爸爸有关的回忆多半挺有趣。
爸爸很宝贝我们姐妹,我们一有点风吹草动他就紧张。我小时候经常生病,总是吓得他寝食难安。一岁的时候我一连两星期高烧发到40度,跑好多家医院也看不好,爸爸除了跑医院之外,还到处托人打听,终于让他找着个美国留过学的儿童医院的院长,那位女医生非常有魄力,下了一道别人不敢用的猛药奎宁,才把烧退下去,老爸这才松口气,然后发觉自己累得慌。我这条小命是老爸和女医生捡回来的。
姐姐从小就漂亮,聪明伶俐加乖巧,是老爸的掌上明珠。姐姐一生下来就中气很足,非常活跃,妈说她是个“夜啼狼”,白天酣睡,一到晚上就哭闹个没完,爸爸妈妈白天上班,一整晚上再听她的“交响乐”,这样一个月下来,都累得快要生病了。这时外婆挺身而出,毅然将姐姐领去家乡,一直到姐姐长到七岁。姐姐一开始不愿回上海,一进家门就拖着外婆的手,吵着要“回家去”。爸爸见到这情形很着急,天天带姐姐出去玩,培养感情,这样持续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云开雾散的一天,姐姐那次与爸爸逛街时,看到鞋店橱窗里的一双红皮鞋,她十分喜欢,爸爸二话没说就买了下来,当年那双鞋钱够一家吃半个月了,不过物有所值,姐姐从此以后就跟老爸非常贴心了。
小时候爸爸为我操好多心,不是因为我生病就是因为我不喜欢幼儿园,于是老爸总是为我忙着找医生找阿姨或者换幼儿园。姐姐则很和群,到哪儿都是跟人自来熟,用不着老爸担心。不过到了我们大姑娘的岁数时,老爸的操心指数就开始从我那儿转移向姐姐。原因是他的宝贝大女儿粉丝太多,尤其是男粉丝,家里整天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阶层、不同教育程度、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相识渠道,应有尽有,每个男孩都有冠冕堂皇的登门理由,有的是电视台主播来帮她练习普通话;有的是得奖的业余画家兼摄影爱好者来跟她交流技艺;有的是她的舞会搭挡来邀请她一同去跳舞;有的是她理论写作小组的同僚来谈工作;有的是她拍电影跑龙套时认识的大明星来谈戏; 有些是老爸自己死党的儿子或侄子借口来看连伯伯和连伯母并乘机和美姐聊上几句;还有各类同学同事朋友和兜了好几个圈子的朋友的朋友来找她帮忙……那些男孩中有老爸满意的,也有老爸看不顺眼的,老爸看得眼花瞭乱,一点方向也没有,心里一不踏实,难免要盘问姐姐一大堆问题,当然答案是没有的,老爸那提心吊胆的神情和旁敲侧击的问话常让我们姐妹在背地里笑他。
不过,有时也会有些大胆的冒失男孩公开向姐姐示意,让老爸狠狠地紧张一下。有一年中秋夜,全家吃过月饼后入寝。睡得正香,整幢楼里的人都被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惊醒:“连家,加急电报,有人吗?快开门。”我看看钟,那时是早晨四点。我们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半夜三更加急电报,不会有好事。还没等我倆穿衣起身,老爸已经从隔壁房里一个健步冲出来开门,他盖完图章后忙不迭地拆开电报信封,这时我们也都穿好衣服起床了,大家紧张地伸长了脖子问:“什么事?谁的电报?”老爸看了电报后气狠狠地拉长了声调:“哎——呀,搞什么名堂呀!”随即将电报猛猛地塞进姐姐手中,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我和姐姐开了灯,看到电报上写着:“中秋月明,灯火丽影,眼前佳丽,不是小星”。原来是当时正在追求我姐姐的后来成为我姐夫的香港男孩触景生情后所写,他只知道要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他的思念,于是选择了最贵的加急电报,他不知道国内的加急电报是24小时投送,而且真的是用来传递急事的。老爸气得脸板得铁青,他真的是吓了一大跳不说,第二天还有不少人问他家里是否出什么事了,搞得他好尴尬。我和姐姐则笑得前仰后合,到现在一谈起这事,全家都大笑。
爸爸会各种各样的玩意,当年国内一恢复跳交谊舞,我们姐妹就缠着老爸教我们,从华尔兹跳到探戈,老爸样样会,他手把手耐心教我们,自己也兴高采烈的,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最让人惊讶的是老爸的记忆力,年代再久远的诗词歌曲,从唐诗300首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都记得一字不差,一调不偏,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爸多才多艺,尤其在文艺语言方面很有天赋,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能力不乏。他除了烧得一手好菜外,还爱学各种不同的改善生活的技能,如中医小知识和家具设计。他的中医水平如何我们不太清楚,因为他不愿意自己瞎开药,但他的设计水平以及与此相关造出来的家具却引来不少眼球。老爸非常注重质量,他认为当时外面卖的家具木料不好,全是三夹板的,于是托人从外地运了一车皮坚实厚重的整块木板,分送给各位关系户和朋友后,余下的留给家里做家具。家具都是他自己设计画图的,然后请了他的熟人木匠顾师傅来家帮忙做家具。顾师傅每天来半天,家里满地都是木絮、工具和做到一半的零部件,顾师傅做做停停再抽抽烟,十天过去才完成了半个橱,老妈每天好酒好菜好烟地招待个没完,已经大大不耐烦了,老爸也进退两难很尴尬,这样前后加起来折腾了好长时间才完成了三个橱。老妈就是现在说起来还是摇头:“哎呀,那个顾师傅做橱,莫(慢)得让人吃不消。”我们听了总是偷笑,老爸则辩护说现在到哪儿去买这么高质量的橱。质量确实很高,厚厚的木板能够隔离上海梅雨季节的潮湿气,放在里面的东西不会发霉,而且橱的容纳量很大,非常实用,只是搬家时搬这些橱的搬运工在上下楼梯时发了不少牢骚:“哪个乡下人设计了这么笨重的橱。”
姐姐从小就漂亮,聪明伶俐加乖巧,是老爸的掌上明珠。姐姐一生下来就中气很足,非常活跃,妈说她是个“夜啼狼”,白天酣睡,一到晚上就哭闹个没完,爸爸妈妈白天上班,一整晚上再听她的“交响乐”,这样一个月下来,都累得快要生病了。这时外婆挺身而出,毅然将姐姐领去家乡,一直到姐姐长到七岁。姐姐一开始不愿回上海,一进家门就拖着外婆的手,吵着要“回家去”。爸爸见到这情形很着急,天天带姐姐出去玩,培养感情,这样持续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云开雾散的一天,姐姐那次与爸爸逛街时,看到鞋店橱窗里的一双红皮鞋,她十分喜欢,爸爸二话没说就买了下来,当年那双鞋钱够一家吃半个月了,不过物有所值,姐姐从此以后就跟老爸非常贴心了。
小时候爸爸为我操好多心,不是因为我生病就是因为我不喜欢幼儿园,于是老爸总是为我忙着找医生找阿姨或者换幼儿园。姐姐则很和群,到哪儿都是跟人自来熟,用不着老爸担心。不过到了我们大姑娘的岁数时,老爸的操心指数就开始从我那儿转移向姐姐。原因是他的宝贝大女儿粉丝太多,尤其是男粉丝,家里整天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阶层、不同教育程度、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相识渠道,应有尽有,每个男孩都有冠冕堂皇的登门理由,有的是电视台主播来帮她练习普通话;有的是得奖的业余画家兼摄影爱好者来跟她交流技艺;有的是她的舞会搭挡来邀请她一同去跳舞;有的是她理论写作小组的同僚来谈工作;有的是她拍电影跑龙套时认识的大明星来谈戏; 有些是老爸自己死党的儿子或侄子借口来看连伯伯和连伯母并乘机和美姐聊上几句;还有各类同学同事朋友和兜了好几个圈子的朋友的朋友来找她帮忙……那些男孩中有老爸满意的,也有老爸看不顺眼的,老爸看得眼花瞭乱,一点方向也没有,心里一不踏实,难免要盘问姐姐一大堆问题,当然答案是没有的,老爸那提心吊胆的神情和旁敲侧击的问话常让我们姐妹在背地里笑他。
不过,有时也会有些大胆的冒失男孩公开向姐姐示意,让老爸狠狠地紧张一下。有一年中秋夜,全家吃过月饼后入寝。睡得正香,整幢楼里的人都被一阵急切的敲门声惊醒:“连家,加急电报,有人吗?快开门。”我看看钟,那时是早晨四点。我们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半夜三更加急电报,不会有好事。还没等我倆穿衣起身,老爸已经从隔壁房里一个健步冲出来开门,他盖完图章后忙不迭地拆开电报信封,这时我们也都穿好衣服起床了,大家紧张地伸长了脖子问:“什么事?谁的电报?”老爸看了电报后气狠狠地拉长了声调:“哎——呀,搞什么名堂呀!”随即将电报猛猛地塞进姐姐手中,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我和姐姐开了灯,看到电报上写着:“中秋月明,灯火丽影,眼前佳丽,不是小星”。原来是当时正在追求我姐姐的后来成为我姐夫的香港男孩触景生情后所写,他只知道要以最快的速度传递他的思念,于是选择了最贵的加急电报,他不知道国内的加急电报是24小时投送,而且真的是用来传递急事的。老爸气得脸板得铁青,他真的是吓了一大跳不说,第二天还有不少人问他家里是否出什么事了,搞得他好尴尬。我和姐姐则笑得前仰后合,到现在一谈起这事,全家都大笑。
爸爸会各种各样的玩意,当年国内一恢复跳交谊舞,我们姐妹就缠着老爸教我们,从华尔兹跳到探戈,老爸样样会,他手把手耐心教我们,自己也兴高采烈的,仿佛回到了青春时代。最让人惊讶的是老爸的记忆力,年代再久远的诗词歌曲,从唐诗300首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都记得一字不差,一调不偏,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爸多才多艺,尤其在文艺语言方面很有天赋,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也能力不乏。他除了烧得一手好菜外,还爱学各种不同的改善生活的技能,如中医小知识和家具设计。他的中医水平如何我们不太清楚,因为他不愿意自己瞎开药,但他的设计水平以及与此相关造出来的家具却引来不少眼球。老爸非常注重质量,他认为当时外面卖的家具木料不好,全是三夹板的,于是托人从外地运了一车皮坚实厚重的整块木板,分送给各位关系户和朋友后,余下的留给家里做家具。家具都是他自己设计画图的,然后请了他的熟人木匠顾师傅来家帮忙做家具。顾师傅每天来半天,家里满地都是木絮、工具和做到一半的零部件,顾师傅做做停停再抽抽烟,十天过去才完成了半个橱,老妈每天好酒好菜好烟地招待个没完,已经大大不耐烦了,老爸也进退两难很尴尬,这样前后加起来折腾了好长时间才完成了三个橱。老妈就是现在说起来还是摇头:“哎呀,那个顾师傅做橱,莫(慢)得让人吃不消。”我们听了总是偷笑,老爸则辩护说现在到哪儿去买这么高质量的橱。质量确实很高,厚厚的木板能够隔离上海梅雨季节的潮湿气,放在里面的东西不会发霉,而且橱的容纳量很大,非常实用,只是搬家时搬这些橱的搬运工在上下楼梯时发了不少牢骚:“哪个乡下人设计了这么笨重的橱。”
爸爸是个非常可爱的人,听到我写博客,也跟着我们一起疯。去年父亲节时,我写了《父亲节念父亲忆儿时》一文,姐姐读给他听时,他笑得合不拢嘴。他视力不好,博客文章由我或姐姐读给他听,他边听会和我们一起笑,还会起劲地给我们信息反馈,比如他听了我最近写的《母亲节感念慈恩》一文后,给我如下评语:“没有母亲,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英雄!”他永远是那么充满诗情画意。祝亲爱的老爸父亲节快乐!年年都迎父亲节,天天都过父亲节!
我是个幸运儿,能在此庆祝父亲节。愿所有和我一样的幸运儿能在心中为四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和失去父亲的孩子默默地祝福,骨肉分离是祸,但父亲的爱、父亲节的意义和对逝者的怀念永存!©H.L.Glennie
我是个幸运儿,能在此庆祝父亲节。愿所有和我一样的幸运儿能在心中为四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和失去父亲的孩子默默地祝福,骨肉分离是祸,但父亲的爱、父亲节的意义和对逝者的怀念永存!©H.L.Glennie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