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回顾与启示

一片忙碌中迎来了2009年,回望2008年,感触不少,要说的东西很多,从个人家庭至亲的状况变化到全球金融海啸的演变……一握笔又不想写了,怎么看都有些象美国人热衷于写的每年一度的圣诞节家庭报告:细数流水帐、给喜怒哀乐打点包装、颂扬家人的丰功伟绩等等,好象一年以来日常生活中的老鼠竞技(Rat Race)还不够,非得再画蛇添足搞个圣诞节报告才算划上句号。

真的不写吧,好象又对不起去年,那就想到哪写到哪吧。写点有启示的世界大事。

2008年带来的第一个启示是“变”。美国破天荒选出了有史以来发达国家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Obama)。小奥是以“变化”的旗号当选,本人也看在他老婆的面子上投了他一票。既然“变化”众望所归,那么2009年只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变化。至于本人的情况是变好还是变坏则心里没谱。大选后一直在关注小奥的一举一动,至今仍不知他究竟会有什么举措,对他的印象也是不好不坏。嘿,看来这人蛮会打擦边球的。

2008年带来的第二个启示是“骗”。纳如“骗”字旗下的大事有全球金融海啸、梅道夫行骗案(Madoff Ponzi Scheme)、纽约前州长斯比策(Spitzer)性丑闻案……

一般说来,经济不好时丑闻总是连绵不断,也难怪。倒不是经济好时没有丑闻,只是大家忙于赚钱,丑闻见了N个小时的光就被人忘得一干二净。经济不好时就不同了,大家心里本来就不高兴,有的是时间指手画脚,所以丑闻见报率及其持久性远比经济好时高。

不过上述这些丑闻却有些与往日不同的共性。首先它们对社会的影响深远,其次它们相互之间似乎互有联系,将它们连在一起的纽带是人性的弱点。

金融海啸的本质是美国人民长期以来入不敷出,将及时消费当作天赋人权。寅吃卯粮这做法起先是用来骗人的--先将别人那份骗来占用了,但天长日久如此行事,本来用来骗人的事也变成骗自己的事了,于是没钱买房的人上当受骗以为自己真地攻得起房子,贷款给穷人买房的人也以为就算穷人还不了债也影响不到自己。金融危机不光影响美国经济每一个领域(银行、保险、地产、投资、理财、实体经济……),还波及全球每一根经济纤维。

打个通俗的比喻,这好比是卖肉的商人发现猪瘟,本来这些肉都应该及时销毁的,但肉商说,只要我不吃就不会得病,同时又能赚钱。但如何将坏肉卖给顾客呢?肉商想出个办法,将坏肉搅碎,与好肉混在一起做成肉肠出售。一开始因为坏肉少,没人吃坏,但由于瘟猪没有及时销毁,猪瘟传染开了,肉肠中坏肉的比重不断增加,最后大家吃了都得病了,不光肚子吃坏,身体其他部位因感染也跟着出毛病了。这就是现在的全球经济状况。

犹太人梅道夫今年70岁,曾是美国投资业界最受人尊敬的对冲基金经理,他是NASDAQ电脑交易的创始者,曾任NADAQ的首脑。梅道夫在对冲基金领域的名声远远盖过大名鼎鼎的老虎基金经理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原因是老索虽然在投资场上呼风唤雨有一手,可他时不时总有些年份要“血染大渡河”,老梅就稳阵多了,几十年来,一年输的时候都没有,每年稳扎稳打12%的增长率,他的基金被誉为“犹太债券”,因此很多超级巨富、退休基金、工会组织基金、慈善机构基金都交由老梅管,投资者稳收红利,年年如此,家家快乐,于是将更多的钱交给老梅,介绍更多的财友入会。本来老梅可以如此堆雪球似地玩钱,直到永远,谁会料到2008年股市会跌成这样,他的客户个个都急着提钱去填别处的损失,老梅突然间也“入不敷出”了,垂死挣扎不果,终于供出了真相,原来老梅根本不懂投资,他玩的是倒金字塔游戏,即拿新人的钱去还老人的钱,现在新钱已不够还老钱了,没有出闸的投资者全成瓮中之鳖,这里头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大经济学家亨利-考夫曼、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利-威叟、互助对冲基金(Funds of Funds)Fairfield和Tremont等等。老梅牵涉到的诈骗款额预计高达500亿美元,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为什么说老梅一案对社会的影响深远呢?别人不也行骗吗?原因是老梅牵涉的金额大、历时长,案中除了受害者还有受益人,按照美国法律,受益人以前收来的钱要倒呕出来赔偿受害者,如果受益人都是大富豪,这事又好办了,可这里很多受益人都是工人、教师、慈善机构,钱早花掉了,怎么赔呢。再说,30多年来受益者众多,谁该赔,谁不该赔,从何时算起,这些问题都足够让律师们忙个十年八载的。还没算上代表投资者将钱投入老梅口袋的投资顾问,这些人没好好做功课,看来要将余生的精力花在打官司上了。法国一个65岁的投资顾问不光自己血本无归,还丢了投资者很多钱,一想不开,就割脉自尽了。香港汇丰银行这回也做了老梅的冤大头。

在老梅的受害者名单中,赫然写着斯比策家族,让我不禁叫了声:“卖糕的(My God)”。这就是前纽约州长斯比策一家。2008年年初暴发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丑闻:纽约州长
斯比策在华府嫖妓,引咎辞职。政府官员性丑闻是家常便饭,可这小斯却不是一般的官僚,他可是美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当选州长前,他是纽约州的检察长,为揭露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罪案立下汗马功劳,他给人的招牌就是正义在手严惩腐败,谁会想到道貌岸然的小斯居然会是妓院的常客。小斯年初因骗人下台,没想到年尾又成了另一个大骗子老梅的牺牲品。有趣的是,老梅这些年来的行骗活动都是在小斯当检察长任期内进入高潮的,真奇怪小斯这么敏锐的触觉居然没闻出半点异味来,因为老梅是小斯老爸老斯的朋友。

好了,说了半天,哪些是值得我自己吸取的教训呢?

1,不贪不拒。贪心没好报。其实老梅的投资者中很多人都知道按照通常的投资操作不可能获得他所取得的成绩,但人们以为老梅是通过内幕消息交易赚钱的,所以对“非法的内幕交易”眼开眼闭。

2,不懒不迷信权威。很多人辛苦赚钱,但都懒得理财,因为理财很搞脑筋,又要学很多“枯燥”的专业知识,于是迷信“名牌”,结果是血本无归。凡事自己认真做了功课后还是不懂的玩意最好不要问津,凡是太好的美事往往都是假的。棋错一着,要输全盘。

3,没事别去跟富人比,别挖空心思跟别人竞争,
想方设法加入富人俱乐部,梅道夫就是用这种“仅限于被邀请人士”的方式招募受害者的。很多受害者就是为了让自己获得“被邀请”的荣幸而上当受骗。

4,看上去最安全的东西有可能是最危险的,这次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这点,“肉肠”看上去比瘟肉安全。

5,别太相信政府,这些瘟“肉肠”都是在政府管辖部门父母官的眼皮底下制造出来的,现在经济得了大病,让这同一批人持手术刀来给经济这病人开刀治病,行吗?

6,保持点人生常识,比如没钱买房就先存钱,收入不高就不要提前消费,在网上扮扮公主王子的身份无伤大雅,但若是在实际生活的柴米油盐中真地将自己升级成公主王子,恐怕最终难逃脱底棺材的厄运。底线是不要借钱消费。这样才可以以不变来应2009年的变。
©H.L.Glennie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步记忆径,重逢浦江滨(一): 台前幕后还乡团

怀念邓鹏里老师(2014年1月4日更新)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