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娃谈与泳缘一文有关的事

泳缘一文发稿后,朋友们带给我很多与游泳队和邓老师有关的信息。谢谢网友ZzzYyy和我长三小学与向明中学时的校友潘思忠所提供的信息。下述链线是一片有关邓老师近况的报道。


ZzzYyy在泳缘(三)和(四)中的评论很有意思。看情形,你应该是我的师兄吧?我很高兴你认识“刘少奇”罗虹。你提到的门票一事我一点印象也没有,我记忆中的门票是免费的,可能是我们家有两位表演者,观众只有我妈的缘故吧,要是家里来人多的话可能要买票。姜茶的事我记得很清楚,每天都有免费姜茶供应,只是里面不加糖,到演出那天的姜茶里面有放红糖。

师兄你提到的“阶级斗争”SHOW的观点蛮有性格咧,我姐姐说你好象和游泳队有点“贴错门神和八字相冲”,哈哈。。

不过我对你的评论很有兴趣,因为它激发起我很多想法,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我成长的那个时代, 很想写出来,与我的同龄人交流,看看别人对此是怎么想的。那是我们的历史,因为只有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清楚我们今后往哪里去。牛娃娃先在此捣捣浆糊,抛砖引玉啦。师兄你的话我赞成一半,也就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年代,我们的所做所为和喜怒哀乐都显得滑稽可笑,甚至有些残忍。我所不赞成的是我们不能脱离了当时的环境只用现在的眼光看事物。

“阶级斗争”在当时是我们所吸收的唯一精神食物,就好象今天追求成功是我们很多人的精神养料一样。这两者看似有很大差别,不同的是内容,思维方式却有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万众一心向既定的目标挺进。要叫我们在当时脱离“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就好象是要叫当今的成功人士放弃全部家产去做雷锋那样难。于是我们用“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自编自演的节目里充斥着这些荒唐可笑的玩意,但另一方面却又显现出我们充满天真的童真,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就是随主流。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有快乐的时候,比如创作的快乐,(尽管我们创造的是滑稽可笑的剧目)

如网友tm在泳缘(一)和(二)中的评论所说,没有比较也就不知道痛苦或幸福。在那个年代我们没有比较的参数,不知道没有阶级斗争的生活居然有这么好,认为我们当时的生活(比起"水深火热"中的台湾同胞)是最最好的,说实话在当时没有任何比较的情况下,我们也没觉得怎么苦。更没想过门票钱给人剥削掉是不公平的,那年头有钱是不光彩的,无产反而一身轻。现在回过头去看看,觉得自己演了“烈士” 还不知道,  傻得可以, 不过EQ(情感商数)还真不算太低。当然傻劲可以用作燃烧快乐的燃料,没了它,我们的EQ恐怕要变成牛顿的苹果一落千丈。

当然这种“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给成千上万的人带来无数的苦难和冤屈,但当时还是孩子的牛娃娃们不懂这些。如今,牛娃娃无意颂扬那个时代,只是用一个孩子的视野来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所有与自己成长有关的人。牛娃娃的童年虽说不够阳光,可这毕竟是我唯一的童年时代,那时代正好充满了阶级斗争。要是牛娃娃可以选择再出生一次的话,我一定不会选择那时候,那我的成长故事也一定会阳光些。当然这种虚拟语态本身也问题多多,按照此等逻辑,要是我能再从娘胎里钻出来一次,那法国大革命时的红色恐怖头儿罗伯斯庇尔也会再生,更多的人会被他推上断头台,巴黎的协和广场又会是何等景象。。。

所以牛娃娃就撇去这些复杂的宏观问题,徜徉于微观的大气层,试图从一片乌云中寻觅一丝云淡风轻。谢谢ZzzYyy师兄充满灵感的评论,它载着牛娃娃所欣赏的坦率,闪着犀利的火花。有点辣味才酷呐! 牛娃娃在此籍此文向师兄致敬!

相关文章:


咏缘(三)和(四)
泳缘(五)和(六)
当年游长江后发表的文章(不许笑噶)
牛娃娃谈与泳缘一文有关的事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漫步记忆径,重逢浦江滨(一): 台前幕后还乡团

怀念邓鹏里老师(2014年1月4日更新)

孩子